2010年化学中考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09-11 15:59:04 浏览次数:19182010年化学中考应注意的问题
丰都县教科所 潘仕斌
(一)今年中考和去年中考的考试说明比较
《考试说明》对比:正文157页删去几个字,题型示例换了2个题,用09年考试题作样卷,其余所有考点内容一个字也没有变。注意:今年把高分和次高分要拉开,提高区分度。整体难度基本不变。(教师在复习训练时就按照样题命题考试就可以,但在中间要注意换能拉开区分度的小试题或小空)具体内容见下表。希望结合09年的说明一起分析。
2010年重庆市中考考试说明的注意事项
化 学
一、考试范围(与09一样)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应达到的要求。
对于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的《资料》、《化学·技术·社会》、《拓展性课题》不列入考试范围。
二、考试形式(与09一样)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与09一样)
1、内容结构与比例
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约占30%,常见的物质约占35%,化学实验约占25%,化学计算约占10%。
2、题型结构与比例
选择题约占43%,填空题约占30%,实验题约占17%,计算题约占10%。(整个试卷四个大题,选择题15个都为单选题满分30分,填空题为6个小题满分22分,实验题为2个满分12分,计算题只有一个满分6分,具体见样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与09一样,注意提示说明)
说明:2010年的市化学考试内容基本分为四大块,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常见的物质、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教学要求为四种:“知道”“认识”“了解”“能”依次提高。考的知识点共有60个知识点。与09年相比如下。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编号 |
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提示说明 |
|
2009年 |
2010年 |
|||
一 |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
|
|
1 |
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
了解 |
了解 |
|
2 |
原子的构成;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知道、能 |
知道、能 |
|
3 |
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
了解 |
了解 |
|
4 |
元素及其分类 |
知道 |
知道 |
|
5 |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
知道 |
知道 |
|
二 |
物质的分类 |
|
|
|
6 |
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
了解 |
了解 |
|
7 |
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
了解 |
了解 |
|
8 |
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从组成角度认识酸、碱、盐 |
了解、认识 |
了解、认识 |
|
三 |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
|
|
9 |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了解 |
了解 |
|
10 |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了解 |
了解 |
|
11 |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
知道 |
知道 |
|
12 |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
了解 |
了解 |
|
13 |
置换反应和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 |
了解 |
了解 |
|
14 |
复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了解 |
了解 |
|
15 |
催化剂 |
了解 |
了解 |
|
四 |
化学用语 |
|
|
|
16 |
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
能 |
能 |
注意常见离子符号的正确书写 |
17 |
常见元素化合价 |
知道 |
知道 |
|
18 |
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 |
能 |
能 |
|
19 |
质量守恒定律 |
了解 |
了解 |
|
20 |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
能 |
能 |
|
五 |
溶液 |
|
|
|
21 |
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 |
认识、了解 |
认识、了解 |
注意辨认 |
22 |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
了解 |
了解 |
|
23 |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
了解 |
了解 |
|
24 |
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
了解 |
了解 |
|
25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了解 |
了解 |
|
26 |
结晶的现象 |
了解 |
了解 |
|
第二部分:常见的物质
编号 |
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提示说明 |
|
2009年 |
2010年 |
|||
一 |
常见的气体 |
|
|
|
27 |
空气的主要成分 |
知道 |
知道 |
|
28 |
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
知道 |
知道 |
|
二 |
水 |
|
|
|
29 |
水的物理性质 |
知道 |
知道 |
|
30 |
水的组成 |
了解 |
了解 |
|
31 |
水与人类的关系 |
知道 |
知道 |
|
32 |
净化水的方法 |
知道 |
知道 |
|
三 |
金属 |
|
|
|
33 |
金属的物理特征;合金 |
知道、认识 |
知道、认识 |
|
34 |
铝、铁及铁合金、铜的特性及应用 |
了解 |
了解 |
|
35 |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
知道、了解 |
知道、了解 |
|
36 |
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冶铁的原理 |
知道、了解 |
知道、了解 |
|
四 |
常见的酸碱盐 |
|
|
|
37 |
常见的酸和酸的通性 |
了解 |
了解 |
|
38 |
常见的碱和碱的通性 |
了解 |
了解 |
|
39 |
常见的盐和盐的性质 |
了解 |
了解 |
|
40 |
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
知道 |
知道 |
|
五 |
碳及其化合物 燃料与能源 |
|
|
|
41 |
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 |
了解 |
|
42 |
燃烧及其条件;缓慢氧化和爆炸 |
了解 |
了解 |
|
43 |
灭火方法 |
知道 |
知道 |
|
44 |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
知道 |
知道 |
|
六 |
化学与社会 |
|
|
|
45 |
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
知道 |
知道 |
|
46 |
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
了解 |
了解 |
|
47 |
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
了解 |
了解 |
|
48 |
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 |
知道 |
知道 |
|
49 |
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
了解 |
了解 |
|
50 |
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一般原则 |
认识 |
认识 |
|
第三部分:化学实验
编号 |
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提示说明 |
|
2009年 |
2010年 |
|||
51 |
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
了解 |
了解 |
|
52 |
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
了解 |
了解 |
|
53 |
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方法 |
知道 |
知道 |
|
54 |
过滤、蒸发这些分离物质的方法 |
知道 |
知道 |
|
55 |
检验和区分常见物质的方法,会检验 C l-、SO42-、CO32- |
了解、能(会) |
了解、能(会) |
注意H+、OH-在一起问题 |
56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
了解 |
了解 |
|
57 |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
知道、能 |
知道、能 |
|
第四部分:化学计算
编号 |
考试内容 |
考试要求 |
提示说明 |
|
2009年 |
2010年 |
|||
58 |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计算 |
能 |
能 |
|
59 |
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能 |
能 |
|
60 |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
能 |
能 |
注意综合 |
望教学中注意:理化合堂训练。(物理:80分 化学:70分 时间见教委文件)
(二)今年中考的注意与变化
全市09年化学平均分47.9分,得分率68.4%,难度值0.684,区分度不多好。我县09年化学平均分38.5分,得分率55.0%,就是说去年的题目对于我县还可以的。根据重庆市初中化学复习研讨会议上的有关中考的解读精神现就对今年中考的变化作一点简单说明。
1、稳定、连续、不大起大落,但今年要拉开区分度;
2、总体难度变化不多大,但中间也存在有拉开区分度的试题;
3、要设中难题,主要是针对高分与次高分和拉开区分度;(就是说,今年的试题为:容易题、稍难题、中难题——但一般是涉及试题中间一个等空或小题。以前只是容易题、稍难题)
(三)中考复习教学注意和建议
1、复习中肯定的知识问题
市初三化学复习研讨会议精神:化学用语仍然是中考的重点(如,方程式、离子符号等限于课本内和有条件的);溶液、溶解度等概念应要求过关,并辨认概念和区分;专用名称和术语一定要求正确书写;重视实验特别是微型实验的创新;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审题、化学用语、简答的训练、书写规范化到位;酸碱盐知识不容忽视。
2、化学后期复习的建议
会议精神是一句话,增强复习课的有效性。(也可以参考《丰都教研》2010—1—228第五页期的内容)
有效性复习的课堂方法比较多。可以用“问题”教法的方式:即跳一跳能摘下,“问题”在一节课要形成序列,引导发展;互动、讨论:注意讨论的价值;实验引导方式:应选精题、控制时间(精选时间、精选试题。实验、探究、互动应针对重点知识、关节点运用;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发散性,在一节课一、二种为宜并注意特征);控制好度的把握——研究考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