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数学地理化学生物美术音乐科学体育信息技术教学反思集萃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01-03 08:58:46 浏览次数:106631
教学反思集萃
2009~2010年第一学期
主编:曹伦华
副主编:张彤、周国海、季建飞
责任主编:姚浩宇、蒋荣娟
审校:江帆、章学峰、张忠、葛峰、姚浩宇、孙华英、蒋秋娟、褚明洁、蒋璐
目录
教育杂谈篇(审校:蒋璐)----------------------------------------- 第13页
1 |
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走进课堂 |
王雪琴 |
|
2 |
谈教师 “钝感力” 的培养 |
欧阳怀香 |
|
3 |
教会学生做人最重要 |
江帆 |
|
4 |
看委内瑞拉发动读书革命杂感 |
江帆 |
|
5 |
行走并思考着 |
明月伴我去远行 |
|
6 |
读《教育新理念》一书有感之一(读第一篇《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
Suyao |
|
7 |
也谈读书 |
欧阳怀香 |
|
8 |
为你筑起有爱的墙 |
施海燕 |
|
9 |
把主动权给学生 |
佚名 |
|
10 |
读《本领恐慌》随想 |
梦中的翅膀 |
|
11 |
做一个让学生佩服的老师 |
lydia |
|
12 |
未曾预约的精彩 |
MaggieZ |
|
13 |
对于班内评价方式的思考 |
张瑜 |
|
14 |
老师,你完全可以是一盏华美的灯 |
欧阳怀香 |
|
15 |
“鸡爪门”事件 |
李海彬 |
|
16 |
换座位能换出好成绩吗 |
白杨 |
|
17 |
幸福的歪脖子树 |
丛中笑 |
|
18 |
治“病”记 |
姚志强 |
|
19 |
童心深处 |
金爱华 |
|
20 |
牵手走过阴雨天 |
白杨 |
|
21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蔡杰 |
|
22 |
阳光进行时 |
张利民 |
|
23 |
帮男生“补钙” |
姚志强 |
|
24 |
和学生 “正面交锋” |
姚志强 |
|
25 |
“初为人母” |
jihui |
|
26 |
爱在平凡中 |
白杨 |
|
27 |
“激浊”还需“扬清” |
姚志强 |
|
28 |
小舞台,大世界,我们的“苏外师生大讲坛”! |
原继明 |
|
幼儿教育篇(审校:褚明洁)-------------------------------------第38页
1 |
《食物造型》活动反思 |
俞庆芳 |
|
2 |
《好忙的市场》艺术活动中的反思 |
沈伶娟 |
|
3 |
《好忙的厨师》反思 |
俞庆芳 |
|
4 |
半日活动反思 |
俞庆芳 |
|
5 |
从幼儿园课题看我班的专题 |
杨红星 |
|
6 |
歌唱活动《画地球》教学反思 |
杨红星 |
|
7 |
前置的准备在音乐游戏必不可少 |
商珺宁 |
|
8 |
《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反思 |
桑云 |
|
9 |
《快乐的新年》主题活动反思 |
孟玫瑰 |
|
10 |
《小手和小脚》主题活动反思 |
曹凌 |
|
11 |
《大大和小小》主题反思 |
曹凌 |
|
12 |
《嗨,你好》主题反思 |
曹凌 |
|
13 |
反思主题《环保小卫士》 |
王琦 |
|
14 |
《惊奇一线》主题活动反思 |
任效 |
|
15 |
区域活动,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成长 |
杨红星 |
|
16 |
1、2、3,坐坐好 |
石蓉 |
|
17 |
幼儿园小班多元文化主题活动的思考 |
金苏 |
|
18 |
在晨间户外体育锻炼中给予幼儿有效关注 |
商珺宁 |
|
19 |
“线、面、点”看英语环境的作用 |
杨红星 |
|
20 |
妈妈,我是漂亮的小姑娘 |
石蓉 |
|
21 |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 |
杨红星 |
|
小学语文篇(审校:孙华英)-------------------------------------第50页
1 |
给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
孙磊 |
|
2 |
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
王园媛 |
|
3 |
放手互评作文,促进学生养成相互交流的习惯 |
白杨 |
|
4 |
在写话训练中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白杨 |
|
5 |
引导学生如何有的放矢的选材 |
原继明 |
|
6 |
文字倾吐 内化情感 |
蒋琴 |
|
7 |
“五环”层层递进成语教学 |
王园媛 |
|
8 |
让学生多说一点 |
赵霞 |
|
9 |
拾遗补阙 内修外拓 |
原继明 |
|
10 |
习作复习指导 |
于云杰 |
|
11 |
善于发掘文章的情感 |
陈兵 |
|
12 |
课内外资源的整合 说明文教学的情理交融 |
吴佩琴 |
|
13 |
妙用象声词 |
原继明 |
|
14 |
有效的句子训练 扎实的语文功底 |
吴庆华 |
|
15 |
情从这里生发 |
丛中笑 |
|
16 |
深入文本 挖掘内涵 |
王园媛 |
|
17 |
读中感悟,理解美的真谛 |
陈江宁 |
|
18 |
发动“全民”力量,提高语文作业效率 |
原继明 |
|
19 |
情在真 情在纯,情在深 |
季薇薇 |
|
20 |
空白处挖掘想象 情深时渲染意境 |
金爱华 |
|
21 |
观美景 读美文 写美感 |
陶秀明 |
|
22 |
词串入手 美文涌现 |
裴小静 |
|
23 |
郑成功——英勇善战的中国军人典范 |
张利民 |
|
24 |
语文课堂上提问的智慧 |
苏进春 |
|
25 |
《元日》、《江雪》 对比太强烈 |
丛中笑 |
|
26 |
于无声处听惊雷 |
季薇薇 |
|
27 |
《青海高原一株柳》欣赏感悟 |
白杨 |
|
28 |
震撼人心的微笑 |
白杨 |
|
29 |
思想的启迪 情感的升华 |
吴庆华 |
|
30 |
对《掌声》这课的商榷探讨 |
蔡楠楠 |
|
31 |
形散神聚 长文短上 |
向日萍 |
|
32 |
空谷无幽兰 |
孙华英 |
|
33 |
细节决定成败 |
蔡楠楠 |
|
34 |
在学习中领悟 在探讨中成长 |
马晓慧 |
|
35 |
行云流水般的课堂 |
裴小静 |
|
36 |
听张老师的《钱学森》课堂教学有感 |
丛中笑 |
|
37 |
立足生活 积累素材 |
王园媛 |
|
38 |
于老师的《说勤奋》 |
丛中笑 |
|
39 |
对“备课”的一点拙见 |
陈亮 |
|
40 |
从默契谈起 |
Jean |
|
41 |
踏上三尺讲台后的所思所感 |
苏进春 |
|
42 |
参加校青年教师赛课有感 |
蔡楠楠 |
|
43 |
苏外的时光 |
苏进春 |
|
44 |
《科里亚的木匣》反思 |
钱雪兰 |
|
小学数学篇(审校:葛峰)----------------------------------------第97页
1 |
《认识时分》教学后记 |
汤艳玲 |
|
2 |
《千克与克的认识》教学反思 |
刘巍 |
|
3 |
再教《观察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
张玉芳 |
|
4 |
追根溯源,进行数学概念教学——《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
张见 |
|
5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
周旭兵 |
|
6 |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
邵阳 |
|
7 |
明晰思路 形成习惯——再谈解题习惯 |
马金元 |
|
8 |
从生活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口诀求商(1)》教后反思 |
邵阳
|
|
9 |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教师放一放 学生得到更多 |
邵阳 |
|
10 |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 |
王映 |
|
11 |
“口头评价”的艺术 |
缪培培 |
|
12 |
“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
张玉芳 |
|
13 |
是一种解题习惯吗 |
马金元 |
|
14 |
我这样教“鸡兔同笼” |
张玉芳 |
|
15 |
“鸡兔同笼”问题新解 |
周旭兵 |
|
16 |
由一道习题想到的 |
郑海东 |
|
17 |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
张见 |
|
18 |
注重对比,体会列表策略的优点 ——教学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之三 |
蔡杰 |
|
19 |
让“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跳起舞”来 |
郑海东 |
|
20 |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之备课 |
dw28 |
|
21 |
求经过时间计算的简单方法整理 |
汤艳玲 |
|
22 |
学生简便计算几种常见错误及纠正对策(一) |
蔡杰 |
|
23 |
授予“数学思想”比给予“解题技巧”更重要 |
游小云 |
|
24 |
小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
郑海东 |
|
25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些尝试 |
刘巍 |
|
26 |
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之作业 |
dw28 |
|
27 |
由评讲试卷得出的反思 |
陈文椰 |
|
28 |
化简比教学杂谈 |
马金元 |
|
29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杂谈 |
马金元 |
|
30 |
学生计算错误的另一个观点 |
姚志强 |
|
31 |
杂谈 |
张见 |
|
32 |
数学作业有错就不能打“优”吗? |
李卫健 |
|
33 |
生活概念 ≠ 数学概念 |
蔡杰 |
|
34 |
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一些困惑 |
顾凌艳 |
|
35 |
从高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法 |
汤艳玲 |
|
36 |
听周旭兵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有感 |
蔡杰 |
|
37 |
对复习课的反思 |
陈文椰 |
|
38 |
解决问题策略听课有感 |
hmily |
|
39 |
《观察物体》评课 |
刘巍 |
|
40 |
如何教学加法表 |
王映 |
|
41 |
听《百分数的意义》有感 |
周旭兵 |
|
42 |
听《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有感 |
陈文椰 |
|
小学英语篇(审校:章学峰)--------------------------------------第127页
1 |
小语法小窍门 |
陆燕 |
|
2 |
复习的小学问 |
陆燕 |
|
3 |
语法小儿歌 |
高文竹 |
|
4 |
小学生报刊阅读指导 |
Michelle |
|
5 |
现阶段的听与写 |
Caring |
|
6 |
二年级英语各教材要求和重点 |
Julia |
|
7 |
关于教具和教学资料的一些想法 |
Monchandler |
|
8 |
合作学习和合理评价对于生成精彩课堂的作用 |
盛晔 |
|
9 |
分享:我的师傅对我的影响 |
Monchandler |
|
10 |
如何与家长沟通 ? |
Monchandler |
|
11 |
如何把英文大声的读出来 |
Monchandler |
|
12 |
家长提出的关于一年级学生英语读书过关问题之应答! |
vivianxia |
|
13 |
一年级英语该如何从“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训练 |
vivianxia
|
|
14 |
给孩子上台的机会 |
stella |
|
15 |
孩子们如何活学英语? |
陆燕 |
|
16 |
我的“导演”工作 |
陆燕 |
|
17 |
认读的逐步提高 |
vivianxia |
|
18 |
Body课后反思 |
vivianxia |
|
19 |
结尾课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
盛晔 |
|
20 |
朗文英语3A Unit4 Animal Fun Facts教学后记 |
Candace |
|
21 |
一年级英语课堂上的错误纠正 |
vivianxia |
|
22 |
11月2日的报刊阅读课的备课思路 |
stella |
|
23 |
教学反思 |
高文竹 |
|
24 |
听课反思 |
Monchandler |
|
25 |
听课评点 |
lindalmx |
|
26 |
报刊阅读的困惑 |
michelle |
|
27 |
听复习课反思 |
michelle |
|
28 |
延伸英文句子 |
Monchandler |
|
29 |
报刊阅读到底“读”什么? |
vivianxia |
|
30 |
Miss Huang 's new coat get the students excited! |
evaningning |
|
31 |
四年级的“马鞍现象” |
陆燕 |
|
32 |
Miss Huang ,你抢我的“戏份”! |
evaningning |
|
33 |
“抢”你的“戏份”,是为了你的“范”! |
evaningning |
|
34 |
Re:“抢”你的“戏份”,是为了你的“范”!因为你可以更精彩! |
nnsmile
|
|
35 |
小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反馈 |
lindalmx |
|
36 |
让孩子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听杨老师的课后反思之一) |
Ivory |
|
37 |
评 上外 潘俊卿 老师的课 |
evaningning |
|
38 |
the bird's nest课前思考 |
michelle |
|
39 |
从大文化聚焦小课堂 |
evaningning |
|
40 |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议第二十七届年会有感之一 |
Candace
|
|
科学体育信息技术篇(审校:蒋秋娟)-------------------------第153页
1 |
期末复习考查反思 |
蒋秋娟 |
|
2 |
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展开思维训练 |
蒋秋娟 |
|
3 |
从出手角度和高度淡实心球教学!! |
铁牛 |
|
4 |
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四步曲” |
铁牛 |
|
5 |
浅谈提高学生实心球成绩的方法 |
铁牛 |
|
6 |
体育课中的“诚信” |
铁牛 |
|
7 |
教学反思 |
孙侃 |
|
8 |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点体会 |
王建玉 |
|
9 |
浙江科学老师带给我的震撼一:教材可以这么改,科学课应该这么上! |
蒋秋娟
|
|
10 |
浙江科学老师带给我的震撼二:科学教育理念新,科学理论知识丰富! |
蒋秋娟 |
|
11 |
再听顾超的课 |
蒋秋娟 |
|
12 |
教学反思之课的切入 |
张国标 |
|
13 |
多谋体技术的使用 |
吴林荣 |
|
14 |
特色的思考 |
张国标 |
|
15 |
广播操 |
张国标 |
|
16 |
体育教研组的建设离不开“团队”精神的引领 |
王建玉 |
|
音乐美术篇(审校:蒋秋娟)-------------------------------------第173页
1 |
听课《蒲公英》有感 |
csisi984 |
|
2 |
流淌在“泥条”间的旋律 |
dw28 |
|
3 |
记小学部“水墨部落•第三季”书法展 |
李新杰 |
|
4 |
再谈谈节奏训练 |
ch9826 |
|
5 |
《黎族人民爱歌舞》教学反思 |
csisi984 |
|
6 |
《过新年》教学反思 |
刘涛涛 |
|
7 |
低年级美术技能培养之二 (教学有感) |
YY |
|
8 |
游戏式的发声练习 |
张艺 |
|
9 |
歌唱艺术系列 |
何云书 |
|
10 |
将乐理知识的学习融入故事中 |
张艺 |
|
11 |
多样评价保持学习兴趣 |
张艺 |
|
12 |
谈一年级钢琴起步教学 |
陈慧(小) |
|
13 |
歌曲处理的三种方法 |
何云书 |
|
14 |
良好唱歌习惯的培养 |
张艺 |
|
15 |
展示课《幸福时刻》反思 |
曹媛媛 |
|
16 |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反思 |
杨凯 |
|
17 |
美术课堂上的男生 |
曹媛媛 |
|
18 |
艺术节书法类主题展览反思与总结 |
李新杰 |
|
19 |
亲近艺术大师 |
蔡蒙晓 |
|
20 |
弱起小节要加强训练 |
刘涛涛 |
|
21 |
低年级节奏教学一点建议 |
ch9826 |
|
22 |
教师的范唱 |
刘畅 |
|
23 |
观第二届CCTV民族器乐大赛后所想到的 |
刘畅 |
|
24 |
教材并非唯一资源 |
杨凯 |
|
25 |
艺术课不是“统一规格”的加工厂 |
陈巍 |
|
26 |
十月教研活动学习理论文章《学会看美术教材》 |
曹媛媛 |
|
27 |
感悟“大理念、大文化、大学科” |
曹媛媛 |
|
28 |
美术课堂探究 (畅所欲言) |
YY |
|
29 |
一年级音乐考试 |
张艺 |
|
中学语文篇(审校:江帆)-----------------------------------------第189页
1 |
民风民俗的写作 |
明月伴我去远行 |
|
2 |
找回失落的训练 |
xyz |
|
3 |
关于阅读的一点思考 |
王克风 |
|
4 |
充分运用课本中的“修改作文” |
孙晓燕 |
|
5 |
先学而学 简画促学 |
xyz |
|
6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点体会 |
王克风 |
|
7 |
课堂提问要注意变换角度 |
王克风 |
|
8 |
《我心归去》教学反思 |
弹指一挥间 |
|
9 |
《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
徐恩慧 |
|
10 |
一堂另类的作文课 |
yilihegu |
|
11 |
《意外的惊喜》教学反思 |
蒋丽 |
|
12 |
《兰亭集序》教后感 |
石上清泉 |
|
13 |
考场作文如何进行亮点设计 |
明月伴我去远行 |
|
14 |
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关注” |
季建飞 |
|
15 |
拓展延伸让语文走进生活 |
王克风 |
|
16 |
不妨把教师做的事“让”给学生做做 |
叶冬 |
|
17 |
巧设练习,深化学习 |
叶冬 |
|
18 |
怎样讲好试卷 |
叶冬 |
|
19 |
关注学生说话思维的发展 |
江帆 |
|
20 |
“关注”背后的关注 |
渔夫 |
|
21 |
把时间多给学生,教师适当点拨 |
徐恩惠 |
|
22 |
激情•高效•规范 |
王克风 |
|
23 |
作文课要多一些美文品读 |
周广会 |
|
24 |
指导高考作文曾这样让我犯愁 |
徐恩惠 |
|
25 |
深深悲叹为哪桩——我教《兰亭集序》 |
季建飞 |
|
26 |
小心文言文中的两面派 |
wsy71 |
|
中学数学篇(审校:葛峰)----------------------------------------第217页
1 |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体会 |
柳志斌 |
|
2 |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
一梦 |
|
3 |
反思:小组讨论与交流 |
sk |
|
4 |
关于学生自学 |
hjsfls |
|
5 |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听课笔录及随想 |
tthxn |
|
6 |
向课堂要效率、要能力 |
梦依儿 |
|
7 |
评课 |
沈单飞 |
|
8 |
关于课的引入 |
xhy |
|
9 |
摆脱不了的“k、b情结” |
gefeng82 |
|
10 |
《导数》教学反思 |
gefeng82 |
|
11 |
祖暅原理缘何成了阅读内容? |
gefeng82 |
|
12 |
有感于任务型学习和兴趣性学习 |
梦依儿 |
|
13 |
初三数学复习课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
sjh |
|
14 |
数学解题的反思 |
徐勇 |
|
15 |
奥赛注意点 |
心飞扬2 |
|
16 |
苏科版教材之我见(一) |
佚名 |
|
17 |
关于函数定义域学习的反思(一) |
徐勇 |
|
18 |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中的反思 |
杨丹瑜 |
|
19 |
学会动手解题 |
李士怀 |
|
20 |
细析正四面体 |
李士怀 |
|
21 |
直线方程的向量表示 |
yang_danyu |
|
22 |
二分法的优化 |
yang_danyu |
|
中学外语篇(审校:章学峰)--------------------------------------第235页
1 |
浅谈尊重学生的心理状态 |
MichelleJ |
|
2 |
报刊教学之惑 |
Hailin |
|
3 |
跨文化教学的思考 |
pure |
|
4 |
手把手能走多远 |
蒋洁玉 |
|
5 |
充分利用教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
kxg2222
|
|
6 |
让早读课更有效率 |
丁昕 |
|
7 |
初中英语模块整合复习课模式的反思 |
宋婷婷 |
|
8 |
机械操练中的几个“解闷”小游戏 |
梅子佳 |
|
9 |
重拾经典:《新概念英语》 |
春风化雨 |
|
10 |
怎样准备英语口语比赛 |
春风化雨 |
|
11 |
你能用英文说出下面多少种蔬菜 |
春风化雨 |
|
12 |
小鸡乎?幼鹰也 |
梅子佳 |
|
13 |
英语课堂提问要层次清楚、针对性强 |
serena |
|
14 |
新概念英语背诵建议 |
顾娟 |
|
15 |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
杨蕾 |
|
16 |
老外眼里的中式英语 |
春风化雨 |
|
17 |
新概念英语 编者教学方法 |
loveenglish |
|
18 |
课堂上,我们大笑一场 |
沈明 |
|
19 |
英语词汇记忆偶得 |
todd |
|
20 |
浸入式教学的操作问题 |
初中英语组小顾 |
|
21 |
高中英语同伴互批写作教学的尝试 |
沈明 |
|
22 |
教学杂感(经验分享) |
MaggieZ |
|
23 |
英语教学杂想 |
张红 |
|
24 |
访大桥有感 |
mengxue |
|
25 |
初二8A Unit6 Grammar评课 |
MichelleJ |
|
26 |
南外词汇教学课观摩有感 |
woojohn |
|
27 |
苏州24中听课有感 |
刘光琴 |
|
28 |
把课堂还给学生 |
蒋洁玉 |
|
29 |
曹杨二中德语公开课听课反思 |
蒋洁玉 |
|
30 |
观初中报刊课有感 |
carol |
|
31 |
我是一株幸运草 |
MaggieZ |
|
32 |
本学期我们初中英语组的听课活动很是有声有色在此和大家分享下,欢迎指教: |
maofuming |
|
33 |
初二学生英语辩论课的尝试 |
MichelleJ |
|
34 |
德语期中考试总结 |
蒋洁玉 |
|
35 |
期中考试后感 |
MaggieZ |
|
36 |
失败乃成功之母 |
MaggieZ |
|
37 |
汇报课有感 |
MaggieZ |
|
38 |
浅谈新概念课堂教学 |
杨蕾 |
|
39 |
德语教学反思 |
蒋洁玉 |
|
中学物理篇(审校:张忠)----------------------------------------第260页
1 |
让物理走进生活 |
詹献忠 |
|
2 |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
钱亚梅 |
|
3 |
课件教学的弊端 |
缪娟 |
|
4 |
物质的物理属性》复习 |
陆贤萍 |
|
5 |
如何上好复习课 |
查晓雯 |
|
6 |
电学中的一图多用 |
查晓雯 |
|
7 |
学生的一句话让我反思 |
缪娟 |
|
8 |
熔化和凝固 |
杨彦喆 |
|
9 |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
钱亚梅 |
|
10 |
习题课教学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
詹献忠 |
|
11 |
教学反思: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
詹献忠 |
|
12 |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习题课的教学反思 |
詹献忠 |
|
13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
杨彦喆 |
|
14 |
《透镜》教学反思 |
杨彦喆 |
|
15 |
“成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尝试 |
缪娟 |
|
16 |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
杨彦喆 |
|
17 |
初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
缪娟 |
|
18 |
万有引力学习中要区分物体间距与圆周半径 |
詹献忠 |
|
19 |
“同步卫星”运动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运动 |
詹献忠 |
|
20 |
“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 |
詹献忠 |
|
中学化学篇(审校:张忠)-----------------------------------------第272页
1 |
怎样了解学生 |
李杰 |
|
2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这部分如何教 |
刘富兵 |
|
3 |
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没见现象 |
彭燕 |
|
4 |
化学课堂 |
夏晓燕 |
|
5 |
高三复习体会 |
张忠 |
|
6 |
选修与必修的关系新悟 |
张忠 |
|
7 |
化学考试规范要求30点 |
李凤根 |
|
8 |
挖掘直观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 |
李杰 |
|
9 |
英国高考化学试题研究 |
曹磊 |
|
10 |
题目的解答和审题 |
李杰 |
|
11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
夏晓燕 |
|
12 |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实验 |
夏晓燕 |
|
13 |
一次失败的实验引发的思考 |
崔洪满 |
|
14 |
从哲学中反思教育教学 |
张忠 |
|
15 |
苏教版化学课本空白栏的利用 |
李凤根 |
|
16 |
评《元素周期律》 |
曹磊 |
|
17 |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
sherrycaolei |
|
18 |
说一说 SO2的性质 |
李凤根 |
|
19 |
第三章小结 |
彭燕 |
|
20 |
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 |
崔洪满 |
|
21 |
如何培养学生使用和操作仪器的能力 |
sherrycaolei |
|
22 |
{过氧化氢}的困惑 |
崔洪满 |
|
23 |
平实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
张忠 |
|
中学生物篇(审校:张忠)-----------------------------------------第292页
1 |
听课随感 |
张丽玲 |
|
2 |
听课随感 |
张丽玲 |
|
3 |
让课堂成为师生思维火花碰撞的地方 |
热带鱼 |
|
4 |
“酶的特性”的教学反思 |
wangyyu |
|
5 |
神奇的土豆 |
张丽玲 |
|
6 |
《生物必修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教学反思 |
wangyyu |
|
7 |
课堂情境创设反思 |
wangyyu |
|
8 |
在生物学学习中应注重联系实际 |
房景云 |
|
9 |
学生讲课 |
热带鱼 |
|
10 |
关于两个小实验的改进 |
张丽玲 |
|
11 |
校园植物小记 |
张丽玲 |
|
中学政治篇(审校:张金坤)--------------------------------------第300页
1 |
心理课,应教给学生什么 |
汤凯 |
|
2 |
反思也要“深度” |
李海彬 |
|
3 |
为有源头活水来 |
张金坤 |
|
4 |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王浦 |
|
5 |
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综合探究”的关键步骤 |
俞红林 |
|
6 |
思维导图在思想品德复习过程中的应用 |
汤凯 |
|
中学历史篇(审校:姚浩宇)-------------------------------------第304页
1 |
备课笔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
王保东 |
|
2 |
教学反思6 |
许凌燕 |
|
3 |
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 |
slf-1 |
|
4 |
了解新变化,力争新突破 |
slf-1 |
|
5 |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分析对策 |
tielaoda1998 |
|
6 |
对《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反思 |
许凌燕 |
|
7 |
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
slf-1 |
|
8 |
教学反思 |
许凌燕 |
|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 |
许凌燕 |
|
中学地理篇(审校:姚浩宇)--------------------------------------第310页
1 |
小学科,大乐趣——轻松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 |
cherry |
|
2 |
一轮复习的几点思考 |
Suyao |
|
3 |
一堂复习公开课的几点体会 |
Suyao |
|
4 |
小学科,大乐趣——动动手,多样地形我来造 |
cherry |
|
5 |
新高考背景下对新课程标准再认识 |
孙文成 |
|
6 |
小学科,大乐趣——我来当回天气预报员 |
cherry |
|
7 |
高三期中考试分析及思考 |
Suyao |
|
8 |
小学科,大乐趣——用桔子认识地球仪 |
cherry |
|
9 |
高三第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一章复习心得 |
Suyao |
|
10 |
施维“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课的评议 |
卜锦明 |
|
11 |
新课程“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文昌中学听课有感 |
cherry |
|
12 |
关于课堂提问与课堂教学设计相互关系的几点感想 |
Suyao |
|
13 |
听《洋流》教研课后的思考 |
卜锦明 |
|
14 |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 |
Suyao |
|
15 |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跟帖一) |
卜锦明 |
|
16 |
南亚地区塔尔沙漠的形成原因分析(跟帖二) |
Suyao |
|
17 |
关于洋流定义的讨论 |
Suyao |
|
18 |
如何认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孙文成 |
|
19 |
索马里附近洋流的性质 |
Suyao |
|
20 |
2009年全国高考II中一道试题的分析及思考 |
Suyao |
|
21 |
一段阶段测试后的谈话 |
Suyao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297 :